教育行業(yè)近年來發(fā)展迅速,隨著大量行業(yè)相關APP的涌入,市場競爭日漸白熱化。對于這些APP來說,他們的目標用戶群體大多比較明確,也就是媽媽人群。這也意味著流量競爭激烈,獲客成本高。這點對教育工具類APP來說,尤其如此。
營銷痛點:如何控制成本,有效提量?
如何有效提量,又進一步降低轉化成本,在競爭激烈的賽道中脫穎而出,成為教育行業(yè)工具類APP不得不面對的營銷痛點。
小猿口算最近則為教育行業(yè)工具類APP的營銷,提供了可借鑒的案例。借助騰訊廣告強大的數字能力,以信息流為基礎,配合騰訊新聞廣告、騰訊視頻廣告、天天快報廣告的資源,及沉浸式視頻等視頻形式的多樣化組合,通過oCPA、DMP等智能優(yōu)化工具的加持,小猿口算在迅速收獲大量轉化的同時,又控制了成本,取得了良好成效。
投放策略:借助多種工具,精準洞察目標用戶群體
找對用戶群體是實現轉化的前提,針對媽媽群體的定向是否精準,直接關系到后期的轉化效率。
在投放中,騰訊社交廣告的羅卡定向、Lookalike、DMP等工具,可以幫助廣告主實現這個目標。
例如Lookalike,即相似人群拓展,是通過用戶畫像,對種子人群數據進行深度洞察,根據特征匹配出最為相似的同類人群,再根據需求甄選、識別、拓展更多相似人群,擴大潛在用戶群體。
而DMP則是廣告主實現自身數據增值的重要工具,能幫助廣告主在騰訊用戶體系中尋找可能的新用戶。
小猿口算正是借助騰訊社交廣告的這些工具,依靠騰訊社交廣告龐大的數據資源,先是確定了用戶的基礎屬性畫像,隨后通過羅卡定向+關鍵詞,對用戶興趣行為進行了細分,從而根據不同維度的用戶標簽,不斷優(yōu)化方案。再加上Lookalike和借助DMP人群上傳分析,實現精準定向。
對的資源+好的內容=轉化效率提升
要控制激活成本,關鍵在于提升轉化效率,這要求廣告主在投放內容上提升吸引力,同時做好廣告位資源的合理搭配。
拿投放內容來說,不同的標題和投放素材的搭配,取得的效果也往往大有不同:平淡無奇的標題、沒有吸引力的照片很難吸引用戶點擊;而有噱頭的標題和精美的照片搭配,就會增加用戶點擊的可能性。所以在投放的過程中,多準備內容素材十分必要:通過對內容素材做排列組合,嘗試不同組合的轉化效果,我們可以選出最優(yōu)的組合方式。
小猿口算的做法是個好例子,不僅制作了趣味性強的情景劇視頻,同時準備大量素材,選擇圖文+視頻的多樣化呈現,大大提升了投放效果。
而在資源搭配上,如果想要控制成本,那么先以相對較低的價格穩(wěn)定oCPA模型,同時優(yōu)化素材組合,是個不錯的選擇。oCPA由廣告主根據需要自主選擇特定優(yōu)化目標和期望的平均轉化成本,系統(tǒng)自動根據廣告主上報的轉化數據,通過機器學習來預估每一次展示的轉化價值,自動出價,按點擊扣費,可以很好地幫助廣告主把控成本。
在這之后,廣告主可以通過不斷調整優(yōu)化素材、定向和資源的組合,進一步增加廣告位,快速提量。
小猿口算在投放中,就很好地把握了這點:先是選擇聯盟原生廣告資源位,以較低的價格穩(wěn)定oCPA模型,其后通過FEED的龐大流量作為基礎,配合多元化的資源組合,如騰訊新聞廣告、騰訊視頻廣告、天天快報廣告的資源,迅速提量。最后再搶占視頻流量,不斷擴量。
數據顯示,隨著投放量級不斷提升,小猿口算視頻素材消耗的占比不斷提升,這是因為視頻資源位置更容易爆量,而且成本相對可控。
投放效果
準確的投放策略使得小猿口算的投放實現了點擊率、轉化率的提升,相比之前在激活成本基本不變的情況下,CTR提升了2倍多,消費提升了6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