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引擎如何衡量 “SEO用戶體驗”?不管SEO優(yōu)化或都內容營銷就必需所提供的內容對潛在客戶有價值,有價值的內容能引起讀者興趣,促進分亨,強化品牌效應,簡單來說SEO優(yōu)化就是提升用戶體驗 User Experience. 觀察一下搜尋結果排名 SERP 不難得到以上結論。例如我們都知道SERP 是會被個人化。更重要一點是搜尋引擎很難從搜尋用戶輸入的查詢關鍵字或詞組準確知道搜尋引戶的打算, 所以搜尋引擎強調搜尋結果多樣性,以便更適合不同搜尋用戶的需求。今天的人工智能技術仍不足以讓搜尋引擎單從內容判斷一編文章讀者會說好還是壞,需要依賴一些可量化量度的數(shù)據(jù)。從 Google 專利文件可以看到這些可量化量度的數(shù)據(jù)包括:停留時間 dwell time, 點擊率 CTR, 直接流量 direct traffic, 瀏覽頁面數(shù) pages viewed 或跳出率 bounce rate.
點擊率
有幾個關于點擊率 CTR 對SEO排名的實驗。結論是當 SERP 顯示的一個網頁被不同用戶點擊會提升該頁的搜尋引擎結果排名,但如果點擊是利用機械人來做,又或者太單一化 (例如來自同一 IP, 同一地區(qū)) 就沒有作用。兼且點擊對 SEO排名的推動效果有時限性,會隨著點擊下降和時間而淡化消失。令黑客做假變得非常困難。
當某一網頁已經取得SEO高排名,自然取得較高的CTR, 而高 CTR 又促進高SERP排名。這種 CTR 傾向慣性有利已經取得排名高的網頁,變相對其他競爭網頁不公平,理由是就算質量相同的網頁,由于排名較低,CTR 一般亦較低。所以搜尋引擎會引入一些機制試圖沖淡這種 CTR 傾向慣性。
停留時間
編幅長的網頁內容對停留時間 dwell time 應該有幫助,但太冗長內容可能令讀者反感而跳出。其中一個平衡是利用 accordion 將詳細內容隱藏,讀者有需要時才將內容展開。另一種做法是增加附加值,例如一個樓盤網站加入計算每月供款的小程序等等可以增加停留時間。
無任何隱藏費用,有別于其他服務商永無止境的收費。按客戶所要的功能建立網站及網站, 并作一次性的收費,客戶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決定付費給我司作售后支援。
Google Analytics (GA) 提供了相關的數(shù)據(jù),分別是跳出率,單次工作階段頁數(shù)和平均工作階段時間長度。
Dwell Time 的定義是指用戶從搜尋結果點擊進入后再回到搜尋結果頁面的停留時間,定義上須未必等同 GA 內的平均工作階段時間。但 GA 只提供后者,所以唯有以后者代替前者。什麼才是理想的平均工作階段時間?沒有權威答案。我認為需要超過三十秒才對搜尋引擎有意義。
跳出率
跳出率 Bounce Rate 是不是其中一個搜尋引擎考慮的訊號比較有爭議。但從常理考慮低的跳出率沒有理由不是代表讀者更喜歡該網頁。當然不同類型的網站有不同跳出率的參考指標,例如針對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的網志一般跳出率較高,理由是讀者找到答案就很自然退出。eCommerce 網站一般瀏覽者會看多個産品頁,所以跳出率較低。
Pogo-sticking 是指搜尋用戶點擊搜尋結果排名上的一項跳到登陸頁,然后很快點擊瀏覽器上的 “退回” 鍵,再點擊另一項的查詢結果。該用戶的行為表示對第一個點擊的查詢結果不滿意??赡苁牵?/p>
· 搜尋結果 snippet 所標示信息和登陸頁上內容有嚴重落差。
· 登陸頁載入速度太慢,用戶放棄。
· 內容排版太差,用戶無心觀看。
· 也許是其他用戶體驗的負面元素令搜尋用戶卻步,例如太多廣告或彈出畫面。
這些其實都是用戶體驗問題。當搜尋引擎發(fā)現(xiàn)大比例 pogosticking 時,自然會將該網頁排名下降。
直接流量
當用戶搜尋時直接輸入網址就做成直接流量。搜尋引擎將這看成一種品牌搜尋 brand search (就是搜尋者已經聽過或認識該網址)。愈多的品牌搜尋或直接流量代表該網頁愈受用戶歡迎,所以用戶體驗打分愈高。
SEO優(yōu)化不會一步登天。只要你的目標是提升用戶體驗。不斷改善以上提及的可量化量度的用戶體驗數(shù)據(jù),搜尋引擎結果排名長遠自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