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營銷(Viral Marketing)是指通過類似病理方面和計算機方面的病毒傳播方式,即自我復制的病毒式的傳播過程,利用已有的社交網(wǎng)絡去提升品牌知名度或者達到其他的市場營銷目的。病毒式營銷是由信息源開始,再依靠用戶自發(fā)的口碑宣傳,達到一種快速滾雪球式的傳播效果。它描述的是一種信息傳遞戰(zhàn)略,經濟學上稱之為病毒式營銷,因為這種戰(zhàn)略像病毒一樣,利用快速復制的方式將信息傳向數(shù)以千計,數(shù)以百計的受眾。
一、特點
病毒式營銷病毒營銷是通過利用公眾的積極性和人際網(wǎng)絡,讓營銷信息像病毒一樣傳播和擴散,營銷信息被快速復制傳向數(shù)以萬計、數(shù)以百萬計的受眾。它存在一些區(qū)別于其他營銷方式的特點。
1.有吸引力的病源體
2.幾何倍數(shù)的傳播速度
3.高效率的接收
4.更新速度快
二、基本要素
美國著名的電子商務顧問 Ralph F. Wilson 博士將一個有效的病毒性營銷戰(zhàn)略歸納為六項基本要素,一個病毒性營銷戰(zhàn)略不一定要包含所有要素,但是,包含的要素越多,營銷效果可能越好。
這六個基本要素是:
1.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在市場營銷人員的詞匯中,"免費"一直是最有效的詞語,大多數(shù)病毒性營銷計劃提供有價值的免費產品或服務來引起注意。
2.提供無須努力地向他人傳遞信息的方式;病毒只在易于傳染的情況下才會傳播,因此,攜帶營銷信息的媒體必須易于傳遞和復制,如:e-mail、網(wǎng)站、圖表、軟件下載等。
3.信息傳遞范圍很容易從小向很大規(guī)模擴散;為了像野火一樣擴散,傳輸方法必須從小到大迅速改變。
4.利用公共的積極性和行為;巧妙的病毒性營銷計劃利用公眾的積極性。
5.利用現(xiàn)有的通信網(wǎng)路;
6.利用別人的資源。 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病毒性營銷計劃利用別人的資源達到自己的目的。例如會員制計劃,在別人的網(wǎng)站設立自己的文本或圖片鏈接,提供免費文章的作者,試圖確定他們的文章在別人網(wǎng)頁上的位置,一則發(fā)表的新聞可能被數(shù)以百計的期刊引用,成為數(shù)十萬讀者閱讀的文章的基礎。
三、案例
在2012年春天,在QQ群、微博、論壇上廣泛傳播著這樣一條信息。
張藝謀拍的《金陵十三釵》日本拒絕放映,直接封殺,我們就不可以嗎?小日本拍的《xx》3D將于2012年5月1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而5月12日又是國難日。不管怎樣,這一天都是悲傷的日子,作為中國人,我們無法忘記歷史留給我們的傷痛!敢不敢讓《xx》5月12日票房為零,擴散至全國。"
另有一條相似的消息稱5.12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實際上是12月13日,而這兩條信息則是病毒營銷,通過國人憎恨而產生了非常好的營銷效果。當時這一病毒至少影響了數(shù)百萬受眾人群。而在傳統(tǒng)媒體上要達到這一效果,或需要百萬元的廣告費用。
總結:病毒營銷是通過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讓大家告訴大家",通過別人為你宣傳,實現(xiàn)"營銷杠桿"的作用。